叫他最疼心的是这上上下下的人竟然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他不厌其烦的在每一个文会上述说自己的想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但时达之名倒是传出去了。渐渐的也有了三五好友与他唱和,也有一些人信服于他的见识和言谈。
时达在家闭锁多年,自成年后还未显名声,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显达之路,不由得更加振奋起来。
可他渐渐不再满足于只是在文会上显名。
他说安乐公主市谷于民是为了民心,有人反驳他除了安乐公主,还有谁做到了让凤凰台的百姓口中有食?
他说安乐公主排除异已,那么多凤凰台的官员弃官归家,她也不加阻拦;有人往外跑,她也不管。
有人反驳难道要她把人都杀了才行吗?她不拦着人跑,已经是大仁了。
他说安乐公主推行鲁律,就有人说鲁律其实也没那么糟,大梁糟颓至此,人人心中无依,有鲁律总比没有好。
时达发现他指责安乐公主的话就像无根之木,无缘之水,难以取信更多的人了。
说到底就是除了现在的安乐公主之外,并没有第二个良主能让人可托负天下。
是不知死活的梁帝?
还是义军中的李、包、伍三家?
这天下,总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