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郑太后问他最悬心的两个问题:赵军是否已经退走?
鲁军现在何处?
郑人的土地收回来了吗?
百姓要回来了吗?
各地逃人的问题解决了吗?
郑粮已经够吃了吗?
小郑王被太后问,就拿问题去问“先生”与“亲信”。
可“先生”与“亲信”的回答连他都无法满意。
“先生”说,他们已经依礼告诉了赵军,赵国先王驾崩,新王登基,他应该回去了。
无奈赵军不理会,实乃不忠不孝不义之辈!当受唾弃!
小郑王听“先生”骂了几天之后,忍不住道:孤知道他很过分,但我们不能把他赶走吗?只是骂是没有用的啊。
“先生”就开始哭先王和天灾,先王死太早,再加上天灾,所以郑国现在疲弱不堪,根本没有兵马,也没有粮食养兵马,更不可能打仗。
所以小郑王如果“明白道理”的话就该知道,除了骂,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难道小郑王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吗?!
连这点“怜惜子民”的慈悲心都没有吗?!
“先生”那就太失望、太失望了!
“先生”拂袖而去。小郑王哑口无言。
鲁军还在原来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