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看小郑王的笑话了。
他在郑国生的孩子早早的都送回了鲁国,免得这些孩子认郑不认鲁。
而他只把长子留在了鲁国,次子和三子都被他叫来了郑国,放在身边细心教导,打算以郑国言传身教,让子孙成才。
他还收了一些弟子,有鲁人有郑人,都带在身边,选良才、忠心之人。
次子与三子都看不懂丁强退到鲁城是为什么。
丁强就告诉他们这里面的缘故。
还是跟郑国的地缘和特性有关。
郑国先王死后,小郑王虽然继了位,但当时只是一个话都不会说的小婴儿。现在他长到十四岁了,郑国各城早就习惯头上没大王管着的日子了。
郑国与他国不同。郑国全民皆农,各城都有农税,百姓几乎八成都以农为生,子孙世代都是种地的。
因为这样,郑国各城的粮食收获“名义”上是全都归郑王的。
不过事实上也早就被各城各世家给占了。
但郑国各城有一年两贡,全是大批的粮食。这些贡品“交”给郑王后,郑王再交给城中世家转卖,或者直接卖给世家换成钱与财宝。
以前的郑王就是凭此敛财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
郑人不愿意再把辛苦种出来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