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人员也有人提出了异议,但是有几个举足轻重的人,已经被常亮的糖衣炮弹砸中,他们提出了另外的意见:“我们的招标书已经提出了具体质量要求,既然他们能用此价格竞标,我们只要派人在工厂现场全程监督,就不愁他们偷工减料。雇佣一个员工一年工资也就几万块,而这一个标的价格就相差上百万,这笔账是输是赢谁都会算吧?”
这样的说法也合理。
常亮就这样初战告捷,但付出的代价也不菲。
红包的数目与标的价格差距相比也差不多了。
尽管如此,总的来说还是赢的,因为这笔业务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
首先,是一项零的突破,以后有类似项目,再投标的话,常瑞公司也算是有业绩的了。
其二,因为这次贺氏集团也参与投标,这不就等于贺氏集团是自己手下败将了吗?
伍宇晨异常得意。
而后,果真如常亮所建议,常瑞集团把这项目私下里转包给了原东方集团的一个分厂,在那里挂了常瑞公司的牌子,以便对方现场检查的时候瞒天过海。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常亮其他不会,忽悠人的本事倒是一流,对方尽管也派人来现场监督,但他自己也全程陪同,对方倒也没看出多少破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