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或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然后急着顺从、认错、屈服......
李晓红没有足够的自尊、自信,所以在面对其他人的质疑、责备时,很容易就会退让,很容易显得相当懦弱,不敢直接反驳对方的污蔑或指责,李晓红的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
这个时代民智未开,单亲家庭得承受比后世多许多的歧视,李晓红十二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王芳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拔他们姐弟二人长大,就算王芳是寡妇,在柳溪村也算是单亲家庭,母子三人在这样父权至上的农村社会,生活并不轻松。
结婚后李晓红又遇到吕秀娥这样蛮横不讲理的婆婆和刘建设这样冷漠不关心的丈夫,这都让李晓红没有机会发展出足够的自尊、自信、自我认同。
女人在这个时代生存并不容易,社会上一般对女人的要求,认为“顺从”是种美德,李晓红有着这种社会上普遍要求的“顺从”。
一个无法自我认同的人,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迁着走,很容易把事情的错误归咎在自己身上,所以李晓红的性格十分软弱,有着一种“病态的顺从”。
平常老二李秀丽的个性太过温柔,兄妹三人都希望李秀丽不要变成一个没有足够自我认同的人,“包子人生”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