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李叔受邀,来到一家小吃街。小吃街总长也就两百多米的样子,是一条老街改出来。原本这是一条街中街,连命名都没有。这里原本是一个很老的厂房,是工厂配套的住宿区。后来改革开放,工厂该搬迁的搬迁,该拆除的拆除。但是这个住宿区却保留了下来。这个住宿区分为东西两个片区。两个片区之间有一条挺宽的路,原本是用于职工上下班班车接送出入的,老住户喜欢管这条路叫“开工路”。后来这条开工路就被保留了下来,城市规划里并没有这条路,但是你一说开工路,当地人都知道是哪里。
因为这条路宽敞,所以就成了联系东西两个住宅区的活动广场。有在这里跳广场舞的,有在这里集群打太极的。人多了,自然相关的配套需求也就上来了。因为这里是两个片区出发的点,所以早上这里挤满了各种早餐摊子。有时间的在家里吃,没时间的就在这里买一点早餐。因为这条开工路也可以说是小区公交路线出发的启发站,所以这里等车的人很多,也容易形成人流效应。同样的,上班时候人流多,下班的时候这些人流也同样会回来。有些人累了,不愿回家再起油锅,于是这道路两边的早餐店,晚上就变成了晚餐甚至是夜宵店。
因为这些摊子大多都是小区内的人自己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