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他的话却让李政激动的热泪盈眶。
有这样的年轻人,中国何愁不兴?
“好!”李政坚定回答,“我一定会把钱如数捐给国内抗日用,然后向国内宣传您的义行!”
“这点倒是不必了。”乐景摇头拒绝道:“我只是进了我身为中国人应尽的本分罢了。”
而且他这不过是借花献佛,如此慷他人之慨的行径实在是当不得赞扬。
李政不依:“如此,若是别人问起钱的来历,我该如何回答别人?老板如此义举对于国内人心的振奋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大大传扬才对。”
“如果真的要说出一个名字来才行——”青年好像想起了什么,眼底漾开怀念憧憬的笑波,“就说我叫炎黄好了。”
‘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这是《感动中国》给予以‘炎黄’之名捐款27年的张纪清老人的颁奖词。
现在,就让他把点燃的香火继续传下去吧。
‘炎黄’不灭,炎黄永存。
作者有话要说:
1234:方大曾,曹聚仁,孟秋江,胡济邦,他们都是民国时有名的战地记者。
其中胡济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往苏联,被赞为“中国前往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