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热”后,社会上又出现了一阵“桑青热”。
    昌松就是一名桑青的崇拜者。
    他是国内最大的出版社杏林社的社长,并且同时他还是一名严肃文学作家。所以他自然明白桑青蕴含的伟大的思想价值。
    在昌松看来,桑青的缺乏一个明确,整体的内涵。她的文章往往主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没有起始、结尾和明确的时间地点,具有很高的门槛。
    昌松在经过最初的不适应后,就感受到了肾上激素大量分泌的兴奋感,宛如瘾君子享受地吸食着毒品,他全身地兴奋地起了鸡皮疙瘩。
    这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方法!
    在这些作品之前,他从来不知道还能这样用文字来表达自己!他为作品里体现的永恒的孤寂感而深深着迷。透过作者笔下那一个又一个的相似的人物,他似乎也短暂的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感觉到了她内心深处那无法排解,宛如烈火焚身般剧烈的苦痛和不为人知的寂寞和空虚。
    那是一个伟大而饱受折磨的灵魂。那折磨造就了她,也终将毁灭她。
    先是路苗苗横空出世,现在又是桑青。这些年轻的怪物们在文坛上横冲直撞,宛如龙卷风过境,留下一片狼藉。若干年后,人类文化史上定有她们重重一笔。而那个发掘了她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