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辅这道奏折背后另有高人指点,他们也确实顺着一些蛛丝马迹找到了马丛文这边。并且从后面马丛文调任京成刑部可以看出,马丛文肯定出力不少,甚至很多人就认为那篇奏折是马丛文的手笔。但是高明远却一口否定, 说马丛文此人心计有之,才能不足,纵是藏拙也根本不会等到这个时机才向黄友仁示忠。
因为高明远不信是马丛文所为, 所以当时也派了探子直接查了马丛文的底,知道那届院试的策论题目就是如何治理鲁地水患,也翻了当时考中秀才的文章以及一些落榜者的文章, 谁知却是一无所获。
其实也是阴差阳错,当时探子在查探的时候,林清的文章正好因为要核查作弊者,他作为副榜第一人, 文章被重新另外放置进行审核, 所以根本不在放卷子存录的地方。
后来马丛文归京后倒是表现平平, 黄次辅这边也没有进一步地施压, 高明远到底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虽然被黄友仁咬下了一块肉,还是保存了自己大半的实力,如今和黄友仁分庭抗礼,那本奏折究竟何人所写,也是众说纷纭,事情一久也便放下了。
如今江政源从林清这边知道了答案,心中也是久久不能平静,只是毕竟是官场老油条,喜怒早已不行于色,听完林清的话也是频频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