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一方面是给酒楼送鸡鸭蛋,一方面则是为了顺便打听城里学堂的事情。
经由一番功夫,总算是弄清楚了。
现在县城里开私塾的秀才一共有五个,但这五个秀才收学生也各有各的要求。
有的因为私塾里没有学舍,因而只收城里的学童。
有的虽然是有教无类,但也完全不考虑学童的资质,给钱就收。
这样又剔除了不合适的,倒是还有两个先生比较适合顾云浩。
有一梁秀才,年纪已经半百,也在县城开了多年的私塾,每年县试,他塾里的学生都有考中的,束脩也不很贵,每年只要二两银子。
另一个就是何秀才,也就是顾云涛现在的夫子,这位何秀才倒是很不得了,年纪只不是三十多岁,说是学问很好,虽然开私塾没有几年,但上一科府试的案首,就是出自他的私塾。只是束脩要贵一点,要三两银子一年。
经过一番商议,顾云浩又去问了顾明琮的意见,最后决定还是去梁秀才的私塾。
毕竟人家教书多年,虽然没有很出彩的学生,但也是每年都有考中的。
而且顾云浩私心以为,年纪大一点的先生,总归是要沉稳可靠一些。
待决定了之后,顾长光特地跑了趟集市,买了一坛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