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主战与主和。
方尚书的考量的确有道理,晋王的话也让人无法反驳。
内阁大臣基本都是儒学的坚定支持者,更崇尚士大夫的“仁”,比起战,他们也是更倾向于将军队撤回来。方尹光的话与其说是他自己的想法,不如说是他那个主和派所有人的意志。
相比起如衡玉那样的主战派来说,主和才是朝廷的主流。打到这个地步,嘉雁关收回来了,这样的功绩已经值得史书大书特书,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所以主和派觉得到这种火候已经可以撤兵了。
但衡玉还不满足。
他一直想的都是彻底把狄戎打散,然后把狄戎占领的那一整片肥沃的无边草原纳入庆朝版图。不仅仅只是安于收复失地,他还要趁着这样的大好时机立下后世基业。
裴衡雍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内阁都知道他是站在晋王那边的,不然这一次御书房的议会晋王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双方最后不欢而散。
顶着个王爵却从未来上过早朝的衡玉第二日破天荒出现在金銮殿上。
他与方尹光相对而站,隔着不算远的距离互相对视。
方尹光表情平静,衡玉微笑回应。
朝会上,大捷的消息正式公布。虽然这个消息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