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试图解释, 最后只好苦笑。
“那个, 皇帝只要年轻人,我已经二十岁了, 皇帝不要。”
祝英台站在一旁肚皮都要笑破了。
“怎么, 这个也是会稽学馆的?”
另一个年轻农夫看了眼祝英台,撇了撇嘴。
那表情像是在说,“这样子都能进会稽学馆, 我也能当皇帝老爷的徒弟”似的。
几个人围着梁山伯,好奇地问会稽学馆要不要学费,馆里环境如何, 教的是什么东西之类的问题。
看他们的年纪,明显也不是五馆收徒的范围。
“原来不要钱啊。”
一个农夫意外地感慨,“那几年五馆招学生,我以为要交钱才能去,没让我家婆娘去打听,早知道就让我儿子去了。”
“得了吧,你儿子大字不认识一个,五馆招学生,至少要认识五百个大字呢!”
几个农民笑话他。
“不就是五百个大字么!现在这么闲,我让我儿子去学,明年这时候就有五百个字了吧?!”
那农夫被笑得恼羞成怒,摔了爬犁站起来就骂。
“怎么,我家里就不能出个读书人?!”
“为何现在闲?”
梁山伯终于抓到了重点,趁热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