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几个观察着这边的国子生在心里笑话。
“他们没来过京中,不知道如今五言和七言才是陛下最好的文体,用这么长的一篇赋,长则长矣,吸引别人的注意也够了,可一拿出来,绝对要贻笑大方。”
天子要开诗会,除了桂花提早开象征着“祥瑞”以外,更多的大约是想知道五馆生和国子生在“修养”方面的差距。
他本身自诩是天下第一风雅之士,“门生”的水平太差岂不是很没面子?
这提早做了命题让所有人准备,即便是五馆生,也总能有一两首水平好的诗作能拿来见人。
到时候一宣扬出去,五馆生的诗才也就传出去了。
每个人将诗词题完,知客僧人们将长卷一卷卷捧到天子和皇子们的面前,呈给他们品鉴。
以萧衍的诗才,哪怕他不是皇帝,在这样的宴席上作为品鉴人也是绰绰有余的,不过大概是被刚才的席位之争弄得没了什么兴致,展开长卷的动作都是懒洋洋的。
国子学的学生通常都是他熟悉的晚辈,很多诗不具名都能看出是谁写的,他一边看一边诵读,遇见觉得还不错的就对自己的儿子们指一指,示意他们也给一点意见。
每到这个时候,他们身边就会有个知客僧飞快地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