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克服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只要有草地、有精料,无论是南还是北其实都可以养好马。
让南朝养不好马的关键原因,是马政的腐败。
起初北魏降将带来的马匹都作为晋升的资本献给了南梁, 南朝没见过这么好的马,人人都以河西名马为稀奇之物, 当初这匹马里最好的那一批,早就被门阀们想尽办法弄走了一批。
剩下来的战马,为了让它们能持续的生育新的战马,又想尽办法弄来了种马, 给其中一些正值生育高峰期的战马喂药, 迫使它们不停的交配,无论对母马还是公马, 如此透支生育能力对战马本身都有很大的损伤, 因为这个,又折损了一批战马。
那些因为生育而废掉的公马, 大多被租借给朝中各种衙门役使, 主要是用于了这十年间在京中浩浩荡荡兴起的寺庙建设, 别的不说, 这牛首山南边的佛窟寺、仙窟寺就全靠马场里的壮年马作为运输工具。
寺院里租借了马还好, 至少出家人还要讲究个众生平等,能在寺院里“打工”的至少还有吃喝,有休息的时候,但是用来拉城墙的砖、拉军械武备、以及修皇陵的那些役使马,往往受到了更大的摧残。
徭役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克扣口粮和能够使用的工具,连人尚且都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