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是一怔。
这些画打从搬进来都有,她就觉得画的乱糟糟的,颜色一点也不好,几次想摘下来扔了,是于大伯喜欢才留下来,但什么主义什么年代,她一概不知。
一个村姑,竟然说的头头是道。
“这个,就是19世纪现实主义了。”陈萌又开始给诺诺讲下一幅。
诺诺听的是津津有味,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陈萌和二爷没有刻意培养孩子特长,但是像钢琴和美术这种文艺类的,逮到机会见缝插针就灌输点,爸妈都是留过学的,教出来的孩子也不是穿红戴绿的审美。
所谓家教,就是从小到大潜移默化的一种输出,二爷和陈萌接人待事儿,甚至审美都会在一举一动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诺诺。
“这个...”诺诺指着油画边上的一副色彩浓烈的,那是韩江自己喜欢非得挂上去的。
小娃想了半天,找了个几个最恰当的词汇。
“俗、艳...丑!”
韩江的脸又扭曲了,就听陈萌高度赞许。
“是的,你的审美又提高了。从喜欢的艺术作品类型,多少也能端详出一个人的品格,比如,这几个一看就是你爷爷喜欢的,华丽而不庸俗,这几个媚在外俗在内的,应该是——”
其实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