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可以立即指婚给他。
郑之南没有回答这两个问题,而是说:“草民已有心仪之人。”坦坦荡荡。
想做媒的皇帝笑脸渐渐消散,颇觉扫兴的样子,不过他还没有忘记正经事,同时制止了想要呵斥郑之南的宫人。
郑之南得到过凌崇的嘱咐,加上本身就是个聪明人,又怎么会不上道。
直接将造纸术献上来不说,还将造纸的机器图纸也一并交了上去,甚至细心的提出可以安排几名工人过去造纸厂当技术员,为他们培训,让他们学习如何操作机器,愿意倾囊相授。
对于郑之南的上道,皇帝很是舒心,大手一挥,给郑之南奖励良田百亩不说,黄金万两等等东西。
皇帝坐在这个位置上,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新的造纸术还有那些机器的图纸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有多重要,这关乎民生,而他最看重的就是民生发展。
民生发展的蓬勃,这太平盛世才会更加长盛,他的王朝也会更稳固。
郑之南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不惜放弃这么大的利益,黄金万两,良田百亩算什么?
皇帝记着郑之南的功劳,所以这些奖赏不过是身外之物,有皇帝记着,谁还敢造次?
这已经是恩泽了。
郑之南从皇宫出来后,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