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无奈,哪有让人白干活的道理,最后,她与凌显商量,按月发工钱给潘雪兰,算是胡家请的帮工。
凌显是拒绝的,他们能从流放地出来,就花了胡家不少钱银,帮着干点活哪里还得算工钱。
珍珠却坚持,一码归一码,他们要是觉得欠胡家的钱银,以后有能力了,再慢慢还就是。
不仅潘雪兰要算工钱,凌显与凌希两人,她都按着行情给工钱。
凌显设计监工于一体,珍珠直接照着杨秀才方先生的工钱,给了一两银子,凌希帮着凌显跑腿打下手,他和潘雪兰的工钱,珍珠暂时定了三百文。
赵虹山的工钱也才四百文,小山村的市场行情就这个价位,她不能扰乱行情。
凌显说不感动是假的,他一个半入土的老头子,虽然从前在工部任过职,可是,十几年服役生涯,每日在艰辛的夹缝中求取生存,许多工程建筑的具体事宜,他都有些记不清了。
胡家有钱,在镇上或县里聘请一位懂行的专家,并非难事。
可他们却愿意耗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不仅把他们带出了困境,还给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
凌显含泪道谢,收下了这份人情。
潘雪兰和凌希在流放地长大,长期的跟着长辈服役,时常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