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事她没有再关注,不论是什么样的新闻,一旦成了旧闻就没有价值了,她只要等这个风头过去了就行,谁也不会天天揪着一个与己无关的新闻不放。
和哥在单位门口道别,一路和人打着招呼往里走,她感觉得到今天大家对她的态度有些不一样,哪怕脚步匆匆,善意也明显多了许多。
外交部是一个国家的对外窗口,一言一行表达的都是国家的态度,能进入外交部的哪外有关系户,那也是本身本事过硬的关系户。
之前网络上那些话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过份了点,可却点燃了外交部所有人心里的怒火,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特意去实名注册微博声援宋以沫,她的辛苦并不是个例,是国家每每有重大政治事件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常态。
外人看不到,但是他们感同身受。
他们拿的也就是那份还远不如事业单位的工资,使得他们鞠躬尽瘁的,是心里那份对国家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他们经历过国家从忍气吞声到如今的绝不退让,再憋屈再难的时候他们也要保持冷静,强迫自己不被情绪左右,事后躲起来哭的不知凡几,国家被辱于他们而言如同被羞辱的是自己。
他们迫切希望国家能强大起来,因为弱国无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