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
实际上傅山先生一直对当今皇上那笔毫无神-韵的董体字,很是看不过眼。
他在看到太子殿下书法功底打的如此牢实,非常的具有可造性,也只是一种作为前辈,对于有天赋有毅力的书法后辈的欣赏而已。
更关键的一点,让他下定决定,改变主意进无逸斋授课的原因是,他觉得,太子殿下能够在这种全国学董体的气氛下,身为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儿子,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本性-爱好,没有和其他官员一样,天天学董体字邀媚皇上,实属难得。
因此才对太子殿下另眼相看,打消自己一直以来不进满清宫门的坚持。
其实,说实话,即使是胤礽这个书法的初学者也能看出来,自家皇阿玛的董体,虽然够柔和,但是却带着一股练达圆润,博雅大气的味儿,确实没有董体的清秀疏旷。
因为前朝董其昌先生的性格,可以说是非常怯懦却又正直无私的,他有着多年修习佛门禅学的中和宁静。一心想要外王内圣,治国平天下,成就一代帝业的康熙皇帝,当然写不出来董体的精髓。
偏偏康熙皇帝因为自己个人的喜欢,就任性的将董书视为书法的准则和法度,对其极其推崇。导致当前大清学子文人都以董体为尊,视董体字为楷模,让董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