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但那只是因为汉人多个满人很多倍,祖先怕过多的汉妃入宫,慢慢的同化了我们满清的血脉。但是这条规矩根本就是屡禁不止,民间满汉通婚者众,就是大臣之间也是如此,老祖宗何必一味坚持不肯通融呢。周培公是没什么势力,但是给他多大的权势,还不是朕一句话的事儿!建宁和周培公将是一个打破满汉藩篱的典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汉臣为朕所用,给大清国出力。”
太皇太后说:“皇上,民间怎么样,大臣们怎么样,我管不着。建宁是我的孙女,她的婚姻可不能儿戏!我的懿旨已经发出去了,就等着他们两个年轻人来谢过恩就皆大欢喜。”
康熙仍是坚持道:“不行,建宁不能嫁到蒙古去!”
太皇太后也有些火大:“世祖以来有十二位公主格格嫁给蒙古各部的大汗,蒙古也有八九位格格入宫为妃为皇贵妃,两族是几百年的血亲,她怎么就不能嫁到蒙古去?”
康熙说不上来心中是什么滋味,好似心脏都坠到了胃里。他本来忍痛将建宁指给周培公已经是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至少周府肯定要设在京城,建宁想回宫随时都可以。太皇太后一下就说要把建宁嫁到蒙古,那岂不是离他更远,从此相见都遥遥无期!建宁是他的半身,怎么能把她放倒自己看不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