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教育,将‘仁义礼智’和饥食渴饮的本能一样,成为‘人心’中本性的一部分,成为人自然而然的行为模式之一……”
弘晙阿哥口齿清晰,流利不打磕绊的一番话,直接将儒家学问的不断演变过程说出来。
从孟子将“仁义礼智”纳入“人心”,偏离“人性”本源,再到宋朝的理学家们说出“仁义礼智”和“天性”、“天道”一致,导致所有人对“人性”的有意识压抑,使得“人性”和“天道”成为对立面。
对于男子,好像不苦行僧一样地修行,就不是正经儒家人一样,可是,全大清国近两千万万人,有几个真正的“理学家”?因为它违反人性的本源;而对女子的压制,更没有道理。
“玛法,比如弘晙的大姐姐,大姐夫和大姐姐家里不纳妾,本为大姐姐的私事,也成为人们的话题,说大姐姐小气,这不是很‘本末倒置’?明明大姐姐的‘仁义礼智’都没错儿,做得很好。”
亲玛法听得一愣一愣的。
四爷等人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就是四福晋也才知道,儿子对于男女方面的认知,原来是这样……她一直认为,儿子是护着他大姐姐……
四福晋登时心情复杂,因为儿子居然用“仁义礼智”形容女子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