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刚刚儿子说起朱熹先生的语气,先说这件事情。
“孔子的学说兴起后,孟子、荀子、朱子……每个人都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学说进行一定的改良。看似不一样,但是在阿玛看来,宗旨并没有大的变化,他们都首先是大教育家,不是庙堂之人……”
“而不管是孟荀之争,朱王之争,都是后人附加上去,想要真正地理解圣贤学问,首先要有一定的水平,很多读书人无知妄言、只会寻章摘句的断章取义,还号称圣贤拥趸,不足一听,明白不?”
“弘晙明白。”弘晙阿哥在阿玛怀里重重点小脑袋做保证,他不应该先天地对程朱理学有“偏见”有失公平。
“阿玛,弘晙认为,春秋的百家文人,看似言论上拥护‘王道’,其实都是‘托古改制’,和西洋人的文艺复兴一样,只是打着一个复兴的旗号。”
亲阿玛……抬手捏捏儿子的小胖脸颊,“是不是因为弘晙满心要‘改制’?‘心中有佛,看谁都是佛’?”
弘晙……不乐意。
“阿玛--阿玛--”弘晙阿哥在阿玛怀里打滚地闹腾,闹到亲阿玛妥协。
“好好好,阿玛不该取笑弘晙。还有半个时辰熄灯,弘晙不困,再帮阿玛一个忙。”
弘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