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蜻蜓是华夏古老的小儿玩具,其外形呈t字形,横的一片像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子,用两手搓转这一根竹棍子,竹蜻蜓便会旋转飞上天,当升力减弱时才落到地面。
    简单而神奇。华夏人从对大自然中蜻蜓飞翔的观察中受到启示,制成会飞的竹蜻蜓,但它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孩子手中的玩具……
    小系统不由地叹气。
    小小的白团子,明明很是喜乐的模样,却透出一股子深沉和深深的无奈。
    “竹蜻蜓在18世纪传到欧洲,启发欧洲人们的思路,被誉为‘航空之父’的英国人乔治·凯利一辈子都对竹蜻蜓着迷。他的第一项航空研究就是在1796年仿制和改造“竹蜻蜓”,并由此悟出螺旋桨的一些工作原理。”
    “他的研究推动欧洲飞机研制的进程。并为西方的设计师带来研制直升机的灵感。而公元17世纪的苏州巧匠徐正明,也是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制造一个类似蜻蜓的直升飞机,并且想把人也带上天空,可惜……”
    可惜,徐正明经过十多年的钻研,造出的一架“直升飞机”,一个竹蜻蜓一样的螺旋桨,驾驶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脚踏板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螺旋桨转动,试飞的时候还飞离地面一尺多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