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杨子安坐到一旁,无奈地叹了口气,“为何如此心急?”
林渊愕然。
他该怎么说?如今已经是至正九年,距离刘福通起义还剩两年,而此时的方国珍已经降于元朝,正等待时机复反,徐寿辉也是两年后起义。
时间不等人,兵荒马乱的日子近在咫尺。
如果没有武装力量,怎么在乱世中立足?
“方国珍的事,二哥恐怕不知道。”林渊说道,“去岁,一名叫菜乱头的人反元,有人告发方国珍与此人勾结,方国珍便杀了此人,逃入海中,聚千人起义,夺了海运漕粮。”
杨子安自然不知道这件事,他专注的看着林渊:“然后呢?”
林渊又说:“他俘行省参政朵儿只班,请降了。”
“如今民间民谣,二哥可曾听过?”林渊忽然转了话头。
杨子安:“什么?”
林渊:“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杨子安反复的念着这民谣,最后悠悠地叹了口气:“元朝,气势已尽,大势已去了。”
“举起反旗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林渊认真的看着杨子安,“我们必然也会举旗。”
杨子安:“四弟,你若有事吩咐,为兄但凡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