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闹春生于六十年代尾,恰好赶上了国内的十年动荡,生在农村的他,打小过的就是苦日子,他出身的村子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贫困,要赶个集、去个县城都得走个大半天的山路,等他稍大些,就跟着分到村子里的知青开始念书,他在读书上很有一些天分,后头考上了县里的初中,家里咬咬牙、找大队支了钱,把他送进了学校。
他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咬紧牙拼命读,可成绩再好也改变不了家中窘迫、缺少劳力的事实,等到初中快毕业,家里人熬不住,开始把他往回喊,劝他回大队做个书记、仓管,裴闹春在城里长了见识,也知道读书能给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可他不能为了自己,把家给拖垮了。
在裴闹春的记忆里,这段时间几乎是灰蒙蒙地,他蓄着泪,收着从家里带来的几件半旧衣裳打算回家,却被老师堵在了门口,他们老师是从首都分来的知青,后头在村里成家,便也没打算再回去,对方拿了一小包钱硬塞到他的手中,告诉他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他能读,学费、生活费他会全盘包办。
裴闹春那天跪下,给老师磕了头,哆哆嗦嗦地收下了钱,回家和父母说他想读下去。
后来,裴闹春自是拼了命的读,一路高中、师范大学直到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