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也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不能卖些高价品。
裴闹春在深思过后,决定做的,便是那“本土版”关东煮,起码在他的记忆里,这东西再过个二十年都不会被淘汰。
他选择的食材,大多是便宜的,什么香肠、丸子、蟹肉棒、鱼豆腐,只要找到厂家电话,一次批发多要一些,再找个大冰柜,算下来价格依旧很低廉;素菜花样则多了,什么萝卜、土豆、海带结、莲藕,市场上什么价格便宜,那就准备什么。
自己琢磨调味好了的汤汁,插电好好地煮,煮到这汤沸腾开、香气四溢,任何一样东西放嘴里一咬,都是汤汁满溢,就单喝这汤,除了略微清淡点以外,绝对没有问题,带着的调料统共就一位,同样是自制的辣椒油,口味稍重的,这么少少弄上一小勺,能要人在冬天都有种快出汗的快感。
当然,也不能只做这关东煮的生意,他还不忘带了包茶叶蛋——这东西简单做、成本也不高,从早卖到晚,不亏;顺带卖起了甜品,另一锅里,是满满的豆花,这和后世的豆花不太一样,是传统的纯豆花,去菜市场买的,这么一锅也要不得几多钱,然后再带上自己配的蜂蜜水、甜红豆等调料,谁要点了,就这么撇个小一碗的豆花、倒上蜜水撒点红豆,解腻又清凉。
裴闹春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