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就更敬佩自己的父皇了。
父皇博闻广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连民生多艰,心中也清清楚楚,怪不得父皇看他,就像在看孩子,裴祐之惭愧至极,他根本是虚长了二十五年,还自以为卓尔不群,怀才不遇,父皇为难,其实根本是能力不足,父皇怕自己害了百姓,损了名声!
可以说每一天,裴祐之都在为自己对父皇的滤镜,加上新的一级,就算加满了,他还能换个相机继续。
这大概就是,我攻略我自己。
当然,裴祐之并不知道,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皇,在那几天,批阅奏折到深夜时,是如何心有戚戚,决心下一回,一定要换个方法,可不敢再让体察民情的儿子一去不复返,这工作,又全落在他的头上了。
朝臣们已经习惯了太子在前方的模式,通过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他们心里头也明白,这是皇上在磨炼太子,随着接触,朝臣们也大多能看到太子正在褪去“稚嫩”,变得越来越像当今,不断地向一个够格的君王贴近,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
有了期许的朝臣们均很满意,只要是一心向着大夏朝的,向着当今的,都在为改变太子的部分稚嫩想法而努力。
先是丞相六部轮着奏事,大夏朝国土广阔,可以说没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