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的是琉璃、陶瓷和铜器,即使,最接近玻璃特征的铅钡玻璃,制造出来的物品透明度也并不高。
自从西洋人把这种在日光下闪闪发光、还能让光穿透器皿的神奇物品带入中国后,中国的清代就开始掀起了狂热的追崇玻璃器皿之风。
因为刚引进来时,清代对玻璃器皿的制作工艺还无法完全掌握,所以,之后的很多玻璃物件都是从西洋漂洋过海坐船过来。这就让其更加名贵,一般家庭只有看的份,只有皇宫或是显赫的贵族才能弄到色彩斑斓的玻璃器皿,而且,很多都是用来装饰房屋,不像现代的人们用来吃饭或是家居使用。
逐渐的,谁家拥有玻璃制品,谁家就是高人一等,是否拥有玻璃制品就成为了区分社会等级的象征。可以说,这个小小的物件,却给清代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留恋和向往。
而因为没有掌握制造玻璃的技术,所以,玻璃的价格,也是高昂的不得了。
据说,康熙皇帝在他房间,装了一扇小小的玻璃窗,大概半平米左右的面积,所花费的银子,能够买下十六间屋子了。
温九上一世所了解的历史,跟她所处的这个时代差不多。
这个时代也是,中原的玻璃烧造技术,远远不如西方,玻璃制品的价格,也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