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
负责人耐心解释着:“我们参照了平城各个高中,以及他们报考大学的标准。高中每学期收费几百,大学按学年,每年学费差不多三千。这个资助标准,如果他们在大学里认真学习,再稍微拿个奖学金,完全可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听到这话,苏音也就放下心。
资助高中、大学生各二十名,按这标准,这次花出去的钱总共有六万,她那二十万完全覆盖的过来。
既然是她出的钱,那这赚名声的事也就接受啦。
拿起签字笔,苏音在四十份资助合同上签下自己名字。
下一步是跟贫困学生家庭的见面会,当场把资助合同交给他们,顺便再接受电视台采访。这个环节后世电视等媒体上常看到的那种,资助者和受助者双方共同拎着慈善捐款的大牌子,录个像拍下照,新闻里放一放,一方得名一方得利。
助学基金的运作人员很尽责,来之前就已经挨家挨户通知到,今天过来签合同领钱。等苏音跟着他们上了二楼会议室,看到的就是里面已经坐满了的贫困生以及家长。
打眼扫下,其中还有几位熟人。除去买房子时遇到的芳街三村那户卖房给老人治病、供孩子读书的人家外,还有对母子是早上跟他们同一辆面包车进城的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