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际上,孩子们实在是想多了。
用一句老话来说,长辈吃了这么多年的盐,走了这么多年的桥,自己有阅历,有脑子,肯定也是时时刻刻在寻求进步的呀!
姜烈是骑自行车来的,可碍于陈婉妹没车,他就迁就她,两个人步行着去吾方路。一路上,当然不能一声不吭,一开始陈婉妹还有些忐忑,生怕自己跟不上姜烈的节奏,却没想到,他很好说话。
与俞振发不一样的是,姜烈在单位也是说得上话的人,可他一点都不会给人自视过高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他所处的岗位也算是个服务岗,姜烈与陈婉妹说话时非常注重她的感受,令人心安。
从一开始的沉默,到后来的紧张,再到最终的谈笑风生,陈婉妹好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到了“老陈快餐”门口,她仿佛到了自己的地盘。
“工厂的员工刚下班,现在是生意比较好的时候。”陈婉妹笑着说。
姜烈双手背在身后,在离店不远处观察了许久,“陈同志,你真是谦虚,这哪是‘比较’好啊!”
改革春风吹满地,过去大家都不太好看的个体户居然也有这么一天,姜烈震惊又感慨。他观望了许久,看见俞承光一直在忙碌,排队买饭盒的顾客井然有序,而小小的店铺里的出餐速度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