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都是能臣,特别能干事。
永乐帝看到奏本,以及附录里太子训斥李至刚,心下不悦。太子没有处置礼部尚书的权限,可以给予口头警示批评,但是,永乐帝觉得太子仅凭御史的奏本,都没有核实事件就把李至刚训了一顿——还是当着解缙和左副都御史刘观的面,觉得太子还是急躁些。
永乐帝回复太子,把他给太子监国制定的核心价值观画了几句重点:
“朕命尔监国,凡事务宽大、勿躁急,文武群臣皆朕所命,虽有小过勿需折辱,亦不可偏听以为好恶……天下机务之重,悉益审查而行,稍有疏忽,累德不细……”
首先是宽大处理,然后是不要偏听偏信,审查之后再做决定。
太子得到父皇回复,左右为难,其实他何尝不明白?他早就把父皇制定的监国核心价值背了一百遍。
听起来好像不难,当个好人,宽大处理,一遇到大事就抛给永乐帝处理,自己不要粘上。关键是把握其中的度的问题,太难掌握了。
李尚书为了给自己岳父脱罪,徇私枉法,太子无权处理。
可是,李尚书也是东宫左春坊学士,太子的老师,在这层关系上,太子明知老师被御史弹劾徇私枉法,他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不出言警告李尚书,后果也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