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了。
赵清漪看看赵仁,说:“爸爸,哥哥什么时候回家来?”
赵仁说:“暑假总能回来。”
赵清漪说:“我觉得北平一带也不太平,要不咱们让哥就别在北平读书了。”
赵仁其实也担心赵清洋,叹道:“你哥不愿回来,有什么办法?”
赵清漪说:“要是有机会去美国读书就好了,哥一定也能学到本事的,而且还安全。万一日本人突然打到北平,那可怎么办?”
赵太太被女儿说的话吓到,说:“老爷,要不你再发个电报,让清洋先回来吧。”
赵仁说:“发电报有什么用?”
赵清漪拿出那个刊印了《对日作战基本纲领》的报纸给赵仁看,赵仁说:“我看过了。”
赵清漪说:“像孙夫人他们总是见地不凡,可见近年也是多事之秋。爸爸,我们是不是要做一做长远的考虑?”
“什么长远考虑?如果日本人打下江海,民国也完了。两三年前它打不下来,将来也打不下来!”
“……”赵清漪暗想:父亲是个倔性子,家国情怀又重,而且移民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在国外没有人脉,哪里吃得开?父亲不得不做成熟的考虑,这才留下来,结果沦陷后被汉奸欺负到那份上。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