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在北平时,我们学生也为了理想事业结社的,我们的事业意义重大,咱们几人是否也正式结个社,定下基本的规矩,将来行动起来也方便?”
苏琳抚掌叫好,说:“我也这么想,我们结个社,将来不管是与百姓交往,还是与其它学社,甚至党派往来总不至于是一盘散沙。咱们可不能当乌合之众。”
几个男人附和:“很是!就该如此,任何事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赵清漪暗想:她本来就种个田,经营粮食公司的事业,现在有这几个学生加入进来,竟还要成立一个党派吗?
赵清漪倒也没有觉得不好,笑道:“那诸位觉得叫什么社好?”
陆鹤轩道:“兴农社?”
王鹏涛说:“会不会格局太小,兴农是为了更多的人民吃饱饭,抗日将士有饭吃,叫兴民社还更好。”
王鹏涛的提议得到两个女学生的附议。
“兴民社,这个名字好。当初孙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其实也就是要兴民,这个名字与孙先生的思想相呼应。”
王鹏涛道:“其实也与新三民主义也能呼应……”
说着,他想起什么,又住了口。别人没有注意,倒是赵清漪眼皮子一跳,打量了王鹏涛一眼。
经过几日相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