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温香莲想多了。
在八十年代,大部分考生只知道考大学,压根不知道要考哪所大学。
学生们只知道埋头学习,压根没机会接触到学校信息,有些人连本省内有多少所学校都不知道。
关于大学的专业,那更是一窍不通。
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压根没受过多少教育,知道的未必比学生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只能从听说过的几所学校里头盲选。
他们只知道省内院校,省外的学校,除了顶尖的那几所,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可顶尖的那几所,他们又考不上。
90以上的学生,选择省内的院校。
偏偏夏茗只选京都的院校。
而在她前世,高考结束后,会有一本厚厚的择校指南,罗列全国各大院校的名字,近三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等等。
关于学校的资讯,只要会上网查,都能查到不少资讯。
此外,还有各种填报志愿的专题讲座,甚至专题培训班,帮助考生选填志愿。
夏茗习惯的是这种模式,也就是在对各大高校十分了解的前提下,再填报志愿,心里有底,高考也更有信心。
至于霍临风,纯粹是夏茗提出要求,他无条件帮忙完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