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贾诩教的,是他自己的想法。眼下还没得到天子的首肯,他心里还有些忐忑。能得到杨阜的认可,让他很高兴。
杨阜又和毌丘兴客气了几句。他一直在天子身边任职,知道天子现在对凉州系的态度,估计毌丘兴入秘书台的可能性非常大。借着这个机会和毌丘兴拉近关系对他们有好处。不管怎么说,毌丘兴毕竟师从贾诩,身上有凉州系的烙印,很难与凉州系完全割离。
不过,他更多的是遗憾。早知贾诩有如此手段,就该多花点心思,至少要安排几个少年去学习,而不是刻意保持距离。贾诩不肯来,这是心寒了,决定远离纷争。如果他肯出仕,就算不能和荀彧比肩,至少也能和刘晔抗衡。
刘晔虽说多谋善断,又哪有贾诩经验丰富。贾诩远在河东,一眼看出了孙策的破绽,刘晔身在前线,又掌握着秘书台,却一直没能发现这一点,绝不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么简单。
“那你说,陛下可能怎么打?”董越迫不及待。“我能有上阵的机会吗?”
“这个不好说,要等陛下独断。”杨阜推脱道。他清楚天子对董越的不信任,估计董越做前锋的可能性不大,天子身边有更不少骑兵,吕布、刘备都是比董越更好的选择。在没有把握之前,他不能轻易承诺任何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