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立个大功。
不过陆议没和朱桓说这些。朱桓勇猛过人,谋略稍有不足,孙策派他做朱桓的参军,是为了防止出现重大失误,小问题和个人领悟那就要看朱桓自己了,总不能由他耳提面命,越俎代庖。
朱桓也清楚这一点,什么事都问比自己小的陆议不仅没面子,更辜负了吴王的一片心血。所以他如果和陆议私下议事,都会先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再由陆议补充。如果是有其他人参加的军议,则由其他人先说,他自己最后做总结发言,择优而取。
面对纪灵的第二份军报,朱桓反复考虑后,决定派水师继续前进,与骑兵配合,步卒则就地立营休息。交战的地点在济水以北,有水师协助,骑兵可以顺利渡河,及时增援纪灵,并保持联络。
将士们休息了,朱桓却不敢休息。他和衣而卧,保持随时起身的状态。跟着孙策作战多年,他很清楚孙策就是这么做的,每逢交战,很少能睡安稳觉。统领大军征战不仅考虑人的智力,更考虑人的体力。
……
金乡山上,纪灵坐在一块大石上,看着山下阵地。
董访在山下立三重阵,挡住了孙观等人撤入金乡山的路线。董昭在更远处,阵势的最南端几乎到了济水北岸,应该是防备从定陶赶来的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