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了两本书,到一旁的茶座上,点了一壶茶,和对面的一个正在看书的少年搭讪起来。少年听他是颍川口音,很是客气。
两人互道了姓名。少年姓马名谡,字幼常,是宜城人。辛评一报姓名,他就笑了。
“家兄马良,是关督身边的书佐,眉间有白毫的那个,今天下午见过祭酒。”
马谡一说,辛评也想了起来。当时关羽身边是站了几个年轻人,其中一人眉间有白毫,他还特地多看了两眼。不过那年轻人穿了一身甲胄,脸色也有些黑,他还以为是个亲卫,没想到却是个书佐。
当然,看马谡说话的语气神态,马良应该不止是个书佐这么简单,身份应该更高些。如果能通过这个关系,让关羽承认他们的使者身份,不仅能够得到免费食宿,将来见孙策也方便些。眼下这个情况,他们能否顺利见到孙策都是个问题。
辛评存了心思,便多了几分热情,问起马谡学业。
马谡说,他在襄阳学院读了几年书,即将毕业,准备再去讲武堂进修三年,将来从军。
辛评注意到,马谡正在看的书是《尉缭子》,他刚才好像也看到了,却没注意。这样的兵书他早就读过,其实没什么新意。
“这么说,足下亦知益州难平?”
马谡微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