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杨修凑过去看了一眼。
“一些旧物。”荀彧淡淡地说道:“未央宫废址上捡来的。”
杨修拿起一块瓦当看了看,果然看到未央二字,不禁扬扬眉,哈哈一笑。“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作了土。睹物思人,是不是常有感伤?”
见杨修谈笑风生,不见半丝感怀,只有调侃之意,荀彧自失的一笑。
他与杨修同属兔,却正好差一转,十二岁。他出身颍川豪强,在汉朝做过官,还是天子亲近的重臣。杨修虽出身四世三公,却没有汉朝做过官,他从一开始就是吴国之臣。
两人对汉朝的感情自然不同。
“是啊,从这一点上看,陛下以身作则,厉行节约,是真的以史为鉴。”
杨修转头看着荀彧。“荀文若,你话里有话啊。难道陛下就这一点是以史为鉴?”
荀彧笑而不语,伸手示意杨修入座。两人隔着大案,杨修瞥了一眼旁边的文卷,用眼神询问荀彧。荀彧主动将文卷推到杨修面前。“正在请教你这个才子。如果能帮我润色一番,那就更好了。”
杨修展开文卷,一目十行,一会儿就读了几页,嘴角的笑意也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份记载汉末的私史,从党锢之祸说起,开篇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