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都没有。你们再善战,还能超过凉州三明?
所以,征战立功是眼前的机会,积累文气,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才是长远的利益。陛下英明,愿意给凉州这个机会,后继之君能不能坚持这个方向,谁也不好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陛下在位的这三十年,积累足够的实力,在朝廷站稳脚跟。
贾诩还举了益州为例。益州原本是巴蜀蛮夷,一直为中原所轻视,后来文翁兴学,益州文气日厚,眼下虽然还不能和中原相提并论,却比凉州强出太多。既然益州可以,凉州为什么不可以?眼下大吴新立,陛下英明,推崇教育,可比文翁兴学的力度大多了。只要我们提出请求,陛下肯定会安排人力、物力,在凉州建学堂,培养学子。
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你平白向朝廷要钱要粮,朝廷不会给,若是兴学重教,朝廷绝对支持。培养出来的学子,朝廷也会择优录取,说不定还会有额外的优待。
众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论见识之高,他们离贾诩太远了,想争利益都不知道怎么争,搞来搞去全是小动作。只有贾诩站得高,看得远,知道该怎么为凉州人争取发展的机会,而且名正言顺。
仔细商量了几天,最后达成协议,金城郡各家联手,提供一万精骑,由金城督阎行指挥,从武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