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杂策上讲解颂文的时候,一般前面几段,是用从左至右横排的方式写明,这一段是什么颂,每个字是怎么写。但下面完整的写下的那段颂文,甚至都不能用‘段’来形容。
它们一般是一个长方形或者其它开状的图案,这个图案里面,挤着着很多的单字,而这些单字所有的笔画又相互联接在一起,远看,像是一个各种形状鬼画符。
但这才是颂文真正的形态。
系统地开始学习之后,汤豆才意识到颂文之难。
有时候她要从一个完整的颂文中,找到起始的那个字都很难。
“师叔,你学的时候,怎么能学得会啊!”汤豆简直头痛。
大公子笑,边督促她不要躲懒,伸手取过汤豆手里的笔,亲手示范给她看,她画错了哪里。很有耐心。
大公子写完,又叫她自己写了一遍,边指点她,哪里要勾比,哪里要用力。
汤豆想着席文文身上融合体的事,边写边问他:“我听师父说,我们观中,曾有以种子嵌合人的魂魄,以达到不死之法的前例,不知道关于这些东西的手札都放在哪里?”
大公子并不像无为那样,一提这些就一惊一乍,说:“你陡然遇险,便吓破了胆子吗?想起这些东西来。”
“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