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
覃芩拿着卖鱼的钱,掐着时间往砖厂赶。
马车赶到县砖厂的时候,刚好赶上工人下班。老张头帮着覃芩把装满烧饼的箩筐放到砖厂门口,帮着吆喝。
砖厂的工人和拉货的农民都和老张头很熟,看他帮着覃芩吆喝,自然上前多问两句。
“老张,这是谁啊?”
“我本村的侄女,她做的烧饼个儿大顶饱、又香又脆,你不来俩尝尝?”老张热情地帮着覃芩推销。
“姑娘,你这烧饼咋卖?”
覃芩的烧饼卖相好,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工人围上来问。
“一毛五一个,五毛钱四个!”覃芩热络地招呼着。
她了解过国营食堂里烧饼的售价,她卖的和国营食堂一个价格,但量足、味道好,又不用工人们跑远路,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再就是抓住人们占小便宜的心里,搞价格优惠,买四个烧饼就能省一毛钱,还不用找零。
“给我来四个!”有人递过钱,好爽地买四个。
“给我也来四个!”
“四个!”
……
砖厂的工人都是青壮年男人,至少也要吃两三个,饭量大的四个也吃得下,吃不完就带回去,反正也坏不了。
这份生意比覃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