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接儿子,将真相告知儿子后,儿子立刻就表明了态度,愿意跟他们走。
还表示:“虽然现在不讲究那些了,可是,儿子还是觉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一个孝顺人,儿子要娶的媳妇,当然得是您二位喜欢的。儿子的喜好不重要,您二老的喜好才重要。”
这夫妻两个就有些心里打鼓,觉得这儿子对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都这样,那对他们真能孝顺吗?等到了后来,儿子后娶的妻子接连生了三个女儿,还结扎表示自己绝不再生了,夫妻两个对叶梨的原身这边就更上心了,每年寄过来的东西都不少。
而农村人家,自己种田种地,过日子又能花多少钱?
原身是个会过日子的,盘算着自己有五个儿子,将来结婚养孩子都要钱。那些大城市的好布好衣服,营养品什么的,原身就偷着在县城里就给转手卖了——其实也不能说是卖,她就是跟城里人做了交换,对方要她手里光鲜亮丽的东西,原身要对方手里的各种票子、钱,还有细粮、带点瑕疵的布。
对前夫的父母那边,原身写信时也不会说这些,只是每次都各种感谢,还询问了那城里人那些营养品的味道,写在信里,让对方以为这边吃了用了。剩下的对方给的票子和钱,原身就都存了下来。
原身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