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更别提那些官职小的官员,日子过得不知多困难。尤其是几位皇子的野心长了之后,有意消减太子的威望,暗中纵容这样的事。
这导致了还在效忠太子的人被各方打压,甚至有些卑鄙的官员为了哄得皇子们的开心,手段下作之极,其中就有汉宣伯府。
那一年,萧溍才十三岁。
效忠太子的一个小官,有一个美貌的女儿,在街上被汉宣伯府世子看中,抢了回去做小妾。
那小官岂肯同意,一状告到了大理寺。
结果可想而知,有几位皇子在背后纵容,哪个官员肯给一个小官主持公道?反而诬蔑小官之女当街勾引伯府世子,伤风败俗。
几位皇子默契地想借助此事把太子的影响力彻底抹去,把仍效忠太子的人清理干净,并且想借助此事将无须有的污名加在太子身上。
一个声名有损的太子,又去逝了许多年,朝堂为了挽回皇朝声誉,必然会重新立太子。
那小官没告成,反被御史参了一状,被投入大牢之中。
仅一夜之间,小官便死了,罪名是畏罪自杀。狱中还留有手书一封,直指另几个效忠太子的官员与他同流合污,又指认定安侯府有谋反之心。
正当各方势力准备联手灭杀太子最后的一点势力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