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观察和模仿,上学的时候模仿老师,能把全班逗得大笑。我喜欢琢磨人物的生平和内心,一点点地打磨他、创造他。我迈入演戏这个专业的时候,不瞒你们说,觉得自己天赋可厉害了,没想到……现实教做人。我脑子里想的那些,根本就演不出来。”
樊千雅说:“的确,你的阅片量很大,理论知识很丰富,对人物的理解也很深……可你觉不觉得,正是这种过于出色的理解人物的能力,阻碍了你?”
林景不解道:“什么?”
“一个优秀的演员,的确需要很强的创作能力。但我觉得,你……”她顿了顿,“你太沉迷于这个,极力地想去挖掘人物内心,反而会忽视剧本里的逻辑。”
“并不是每一个本子都能让剧情完美贴合人物,你对人物的解读是正确的,但它有可能和剧情背道而驰。对某些戏来说,故事比人物重要,剧情比内涵重要。这是其一。”
“你演戏放不开手脚,带着偶像包袱,表情变化很单一、不自然。这是其二。”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能塑造出故事里活灵活现的人物,却不能把自己代入进去。因为你一直站在上帝视角,审视着这个人物的一切特质……也就是说,你不会入戏。”
“举个例子,一个身世可怜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