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掌。
在这些人的眼里,念书是一件特别神圣的事情。
当然,也是非常遥远的事儿。
没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村里离县里虽然不远,但县里学堂规模有限,每年只能收那么几个学生。
故而即便村里有人想去,也不见得能被收。
所以,北关村这个学堂盖得相当及时。
而且还免收束脩,多好的事儿。
不说旁的,会认字、能算账,在县里能找个鼎好的活儿了。
繁琐的程序进行到最后一项,由简华彬代表所有夫子,给大家说学堂收人的标准,还有入学的一切事情。
“学堂预计一个半月盖完,十月初一正式开堂教书。收人标准,功德碑上记录名字家的孩子,只要是户籍上的子女,优先入学……”
简华彬详细说着这些日子跟苏飞云一起制定的收人标准。
首先,募捐过的人家的孩子,想要上学,这个必须要收。
再有,品德良好,没有缺陷的孩子,也会收。
学堂具体能收多少孩子不一定,反正按照报名的先后顺序,择优选择吧。
老百姓们听到这一大段话,有的人没听懂,有的人纷纷点头。
太阳彻底出来了,阳光照耀在北关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