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几年间,提了几次,搁了几次。
最近的那一回,孙睿已然胜券在握了,偏出了赵方史的案子。
时机如此巧合,皇太后私下嘀咕过,也借着机会探过三公的口风,那几位老臣说得模棱两可,但其中语句,今日想来,是说孙睿无望,因为圣上恐不喜。
这句“不喜”,就是今日之事的最大矛盾之处!
孙祈、孙宣收门客,拉拢布局,可大臣们、尤其是三公和六部打头的那些,还是偏向孙睿。
圣上对此一清二楚,他想保虞贵妃,这事儿就另算,但他分明是不保了,要当机立断废了虞氏和恩荣伯府,那他就该顺势压住孙睿,重重发落,逼大臣们转向。
可眼下意思,圣上只贬了孙奕,没有动孙睿和孙禛。
孙奕才几岁?
要皇太后说,静阳宫陷入巫蛊,孙睿和孙禛一并连累着流放、受罪都不奇怪,孙奕才是最容易保下来的那个。
偏偏,圣上反着来了。
圣上真的要把年幼的孙奕赶出宫?
不是的,他只是留了个让皇太后、宗亲、朝臣们求情的口子,所有人都求过情了,再多的就不用求了。
虞氏的这三个儿子,圣上一个都没有想发落。
一个“不喜”却不处置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