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越有嚼劲。
    这叫蒿子粑粑,因为里面加了晒干的蒿绒。过年包粑粑、做豆腐是流云市的风俗,这年头乡下也没啥好东西,算是应应节。
    “川川,你先坐一下,粑粑等一下就上锅蒸。”伍月婵喜滋滋的招呼,今年分的米比往年多,就多做了几升米。可惜糯米不够,又得粮票买,要不还能多做点,等到双抢来不及做饭,就煎几个粑粑,又方便又经饿。
    在七八十年代,粑粑在乡下人眼里是个好东西,家家户户年年自己包,到了2000年后,大家就开始嫌麻烦,全部去街上买了。那时陆晴川还坚持每年包一些,但没人吃,全是她自己吃。
    她挤在周雪娥身边坐下,拿起三片煮好洗净的棕叶,将小而短的放在中间,大的两片搭两边。
    周保生出的粑粑坯子圆润厚实,一个足有二两。陆晴川把坯子放在叶子靠上三分之一的部位,将左右两边的叶子包了过来,然后在挨着坯子的地方,用筷子按住棕叶往中间叠,最后叠将另一边叠了回来,就算包好了。是长方形的,样子像门栓,陆晴川放到了蒸桶里。
    “哟,川川包出的门栓粑粑真漂亮,难不成你们云市也有包粑粑的风俗?”伍月婵难以置信地问。
    陆晴川当然不能告诉她们前世年年在落烟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