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王?”谢檀忍不住插了句嘴,“就是现在的安西王赵子偃的父亲吗?”
谢光点了点头,“当时梁帝无子,皇氏族中最有能力、也是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就是这位老安西王。那时安西王在与敌军的交战之中,不慎中计,被围困于荥阳城中,生死一线。而梁国的援军,却迟迟未能赶到,以至于一个月之后,荥阳城破,安西王被斩杀于城内,尸骨无存。”
这段历史,谢檀在读原书的时候就已经了解过,也因此跟许多其他的女读者一样、为赵子偃的身世扼腕叹息过。
“后来梁国朝中局势几经变迁,最后是由老安西王的堂兄,也就是先帝,登上了九五之位。先帝登基之后,曾下令彻查过荥阳一战援军迟至的事,发现是当时督运粮草的官员秦世景渎职懈怠,耽误了出征,于是便将秦世景斩首示众,抄家没族,以告慰老安西王在天之灵。”
谢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这些几十年前的旧事,原本已是尘埃落定,可偏偏……唉!”顿了顿,“我继承太仆之职不久后,一次整理官署文档,无意中在一本旧监册中发现了一封书信。写信之人,是当年粮草官秦世景的同僚,人早已身故。他在那封信中揭举说……”又叹了口气,“说当年迟迟不发援兵,原本就是先帝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