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一梦》这篇,季曼玉打算投到《新公报》报社。
她的前两篇都是投到《日报》那里。顾名思义,《日报》里面的内容,大多数是拿来打发时间的。
《新公报》却不同,在北平文人圈子里,如果说有谁没看过《新公报》的报纸,那绝对是要贻笑大方的。
《新公报》的专业程度高,而且北平这一家是报社总部,但报社在沪市、南京、长沙等人口较多的城市,也都设有报社分部。
如果遇上什么特别出众的,报社会同时在好几个地方连载,推广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很快,信稿便寄到了《新公报》。
“萝梦”这个笔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信寄到报社,很快就到了副主编柳余生手里。
柳余生本人学贯中西,身上常穿的却是一身灰色长衫。他擦了擦手,这才将信撕开,取出信封里面的翻阅起来。
当看到时间线是在一九一九年时,柳余生便心念一动。
他往下继续翻看,很快就看到五月四日这一天,黄粱被他爹派出去拿账本。
这里有很大一段内容在描写那场浩大的运动。
柳余生身为北平人,那场运动兴起时他也不过二十出头,自然也曾亲身经历过那一场前所未有、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