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霜剑。”
“倘如有朝一日,你想有人陪你同行江湖,便可赠剑给他。”
孟无悲将终时,眼眸并不浑浊,他极平静,仿佛只是去到一处混沌,而他仍可凭借三尺剑锋开天辟地,再开鸿蒙。
孟醒颇有深意地望向他怀里的玉楼春。
孟无悲叹道:“萧漱华和我说过这句话。但他所托非人。”
孟醒道:“确实如此。”
孟无悲习惯了他这样顶嘴,依然心平气和:“你……以此为鉴,不可轻付。”
于是孟醒带走其中一把,将另一把塞进孟无悲的棺材。
“我不会。”他说。
“他有没有后悔过袒护萧漱华呢?”孟醒忽然想。
他未见过孟无悲问人冷暖,可知孟无悲此人,大情小爱皆灌注一把剑中,细致妥帖是不可奢求的,只要不被他一剑穿心,被他执剑睥睨,竟也是一眼怜爱,三生有幸。
可萧漱华明白吗?
孟无悲的道是“天下”,是以杀伐安定天下。
孟无悲的感情是不杀,可萧漱华又是如何想这份“不杀”的呢?
孟醒忽然对上沈重暄一双明亮的眼,少年已近十四岁了,心性初显,确是孟无悲一般心怀大道,正气凛然,却比孟无悲更懂感情一事,不知是